當IT和AI世紀來臨,香港仍有一些利益集團(地產集團)固步自封,它們仍然以為只要有地就可以發財,何必勞心勞力去搞什麼科技創新。而政府過去多年來,主要收入亦是賣地收入,結果就是造成樓價愈來愈貴,香港成為全球樓價最貴地區之一,普羅大眾只能望私樓興嘆。
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正在召開,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,必將在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,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。
習近平在會議中發言,媒體報道他發言內容提及「人民」逾200次,說明中央未來政策一切以民為本。新華社特稿形容,習近平“被認為是鄧小平之後的又一位卓越的改革家”,肩負使中國實現現代化的相同使命。特稿特別強調,“兩人面對的形勢迥然不同”,以凸顯當下改革的困難。
香港回歸二十七年,已走了「五十年不變」一半的階段,目前同樣是遇到關鍵改革創新時刻。回顧過去,展望未來,當局及社會高層精英,再不能迷戀昔日光輝歲月,更要立下決心,為將來挑戰,應以破釜沉舟勇氣和意志,迎難而上開創新格局,帶領香港踏上新台階。
我經常會想到,中央能夠將一億貧困户,自落後邊遠山區遷移至較為現代文明鄉鎮地區,其中艱苦困難過程不足為外人道,最近在家看了《山海情》(獲中國最佳電視劇獎),令我感到震撼和感動,因為這套電視劇是在貧困落後山區實地拍攝,原來都市人習慣享受水電的方便,在貧瘠山區根本是滴水難求,更加沒有電燈電話電視可用。
而香港政府要花九牛二虎之力,仍無法徹底解決10多萬人的劏房問題;司法系統內遺留殖民地裝飾儀式和稱呼,同樣多年來有變更;政府收益仍主要倚賴售賣土地所得;公立醫院已有人滿之患,一些老弱長期病人要輪候專科是以年計,一般市民是無法負擔私立醫院或專科醫生昂貴收費;公務員EO及AO體系,和內部大多數以英文溝通往來,是否可作出適當修改?更加毋須指出,普通話(國語)是完全不普及使用。我以上所指是有根有據,只是供當局和立法議員們参考和研討。
要力保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失並非易事,但香港有獨特「一國兩制」優勢,又是國家南方特區,其他任何地區所無。如果中共不斷自我革命、永保活力,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具體表現,香港特區是否也要緊跟時代步伐、不斷創新、不斷作制度建設?變幻才是永恆。初心不變、原則不變、為民謀福祉不變,但港府官員是否應學習借鏡中央的策略、做法、措施作出創新隨時代而變。
文:謝悅漢
資深媒體人,經常有作品登在《亞洲週刋》及內地《今日頭條》網站,著作包括《水泥森林中吶喊》(天地圖書)及《香港仍有善心人》(大公報)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